八零年代大院養女 清瀾皓月 著
第181章 第 181 章
程瀾等這裏的事情料理完回到家,把這件事告訴了大伯母。
大伯母想了一陣,“到時候我陪你一起去,你還沒成年呢。馬丹陽又在外地,不然她同你一道去就要好很多。”
小姑娘出門應酬,她身為長輩肯定是會擔心她吃虧的啊。
至於在場的人怎麽想,覺得她不信任他們也好,覺得她去了掃大家的玩興也罷,她管他們怎麽想。
她就是要讓夏家知道她的態度。不管你出什麽招,我們就一招回敬:未成年,除了生意其它一概不談。
程瀾道:“大伯母,我給您添麻煩了。”
不是她在外頭做生意,原來可以避免這件事的。
但夏啟東以邀請家裏生意夥伴的名義邀請她,她就不好拒絕了。
閆淑芬道:“沒事。總不能有好處的時候我是大伯母,這種時候我就不擔責任了。再說了,這件事說到底也是因為你大伯的緣故。得,我也去見識、見識百萬富豪家裏怎麽辦生日party。跟著你大伯,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的。”
這家人怕是覺得她的小琅估計不會嫁到經商的人家,而且瀾瀾的經商才能娶回家也是包賺不賠的事。
所以把主意打到了瀾瀾這裏。
程瀾笑,“嗯。”
她到時候送一份拿得出手的賀禮吧。如果成都買不到,就托劉權在□□忙買一下。
她換的外匯和剩下的人民幣還在他那裏呢。
動用外匯在北京的友誼商店總是能買到一份貴重些的禮物的。
反正劉權和夏啟東年紀也差不多,應該能買到合適的。
林景東蹙蹙眉頭,這件事還真是他的鍋!
好在瀾瀾自己很能掙錢而且品行很好,斷然不會被人砸錢砸得迷了眼。
不過夏啟東如果品行好又上進,倒也不是不能列入考慮的範圍。
看夏家和馬家的接觸,還是知道分寸的。
老馬年紀要到線了,繼任的‘縣官’他們攀不上關係。想和自己這個‘現管’加強聯係也正常。
接下來就是買彩電的事了。
說到這個,林師長興致勃勃地道:“上個星期也就是10月12號,華國第一條彩電生產線上線了,在天津。聽說隻需要進口貨一半的價格。”
他在報紙上看到的,很是為國家製造業的進步高興。
程瀾要買的話,他找天津軍分區的熟人幫她買了郵寄過來就是了。
如果需要票據才能購買,他那裏什麽票據都發,給人家就是了。
如今門口有個批發市場,那些票據都沒什麽大用了。大院裏各家各戶都是拿給外地親戚家在用。
能節省兩千也很不錯了。
程瀾摸摸鼻子,“林爺爺,容我想想。”
林師長一愣,這還要想?
林景東道:“爸,櫻花國進口的彩電質量要好得多。那國產黑白的,最開始的那批,時不時就雪花點點,要不就出現斜線。刮風下雨的時候也要受影響。這國產彩電第一批,還是別去吃螃蟹了。瀾瀾那是要做生意用的,時不時出個狀況怎麽好?而且,兩邊肯定是收一樣的票錢,一邊給人看顯像清晰的日立彩電,一邊給人看說不準什麽時候就要出點狀況、清晰度也比不上的國產彩電。說不過去啊!”
他也希望中國製造業能大踏步的進步。
隻有國貨進步了,整體的價格才能降得下來。這對老百姓是有大好處的事。
但是吧,不得不承認當下櫻花國的電器就是要比國產的質量好,好得多。
愛國也不能拿自己的生意開玩笑啊。
那一邊放得好好兒的,一邊出狀況,客人肯定要鬧的。生意不是這麽做的!
大院的人在他們家看錄像不花錢。那電視機小點,或者來點雪花什麽的大家也就忍了。
下雨的時候還要人手扶著電視機背後的電線,或者到樓頂上去搞搞接收器,也能忍受。
可人家那花了錢的,你不給人家最好的享受怎麽成?
節省的兩千也就是錄像廳一個多月的收入吧。
不過,“瀾瀾,你錄像廳九月開的,這就又能拿出四千多來了?”
那這錢掙得他都要受刺激了啊。
程瀾搖頭,“所以我才說容我想想嘛,我確實剛才猶豫了。國產的我手頭的錢就夠了。但大伯,是您說的這個理。我就是湊錢,還是準備買日立。”
其實她拿得出來。九月掏了一萬二買錄像機、錄像帶,她都還有五千在存折上。
這一個月現金都又入賬了4000多。還有1000多在村裏小賣部的公賬上。
但是,財不露白啊。也不能太刺激大伯和大伯母,更不能過分考驗他們的人品。
如今適當露露富就夠了。
她等下打電話,讓徐雷車隊在湖南送貨的人直接開車過去幫她買一台捎帶回來好了。
那邊挨著深圳的,她把油費算給他們。
這也比叫個人坐火車去深圳,再把貨給她搬回來省錢以及安全。
林景東為難地道:“那我說元旦還你1000,這會兒可拿不出來啊。”
7月才把小琅送進大學,這三個月他們兩口子沒攢多少錢。
林師長道:“你們攢多少了?”
林景東比了三,“三百。”
小琅堅持要出一份錢,說父母的積蓄都是被她高三補課花掉的。
算上她的500,到元旦他們就正好能還1000。
林師長道:“我這裏拿一千七給你們,你們先還瀾瀾兩千。”
二月交的買房的集資款,這又是八個月了。
他的錢日常是用不完的,而且這不是今年還給漲了10%麽。
然後時不時逢年過節還發點補助之類的。
所以,他又攢了有兩千了。
閆淑芬眉開眼笑道:“這關鍵時刻還得看老同誌啊。謝謝爸!”
公爹的待遇再好,那都是應該的。
國家不優待流血、流汗打江山的人,還優待誰啊?
林師長擺擺手,“一家人周轉一下,不說這些。嗯,要還的啊!不是給你們的。”
他有三個兒女,得一碗水端平。不然下回閨女回來,又有話絮叨。
林景東道:“還、還、還,肯定還。不過爸,我可聽說人家高伯伯直接一個兒子給一萬,貼補他們年底交買房的集資款呢。”
林師長道:“他的工資加津貼本來就比我高兩個級別。再說他不買房,直接去住玉泉山的療養院。退了他就不在軍區買房了。他說反正療養院能直接住到進八寶山,幹脆趁這次把所有的錢都分了。孫子輩一個不管,三個兒子一人分一萬。以後就都別惦記了。”
程瀾笑了下,高家最值得惦記的又不是現金。而是老爺子在軍中的資源、人脈。
高爺爺可是老紅軍。到明年離休,五十多年軍齡啊。那得有多少老戰友、老下屬?
這筆無形的財富才最有價值的。
而且,高爺爺和呂奶奶的離休金肯定也是花不完的。
他們離休人員,生老病死國家都管的。到進八寶山那天,肯定還能留下一大筆錢。
不過,高老爺子提前把錢這麽一分,可是給高家三位伯伯解決大問題了。
拿工資吃飯的人,陡然一下子要拿兩萬多出來買房,估計很少有人能一下子拿得出來的。
當晚放錄像的中場,林師長對來看錄像的眾人道:“我們家瀾瀾要開第二個錄像廳了。三天後等彩電買回來,這台錄像機就搬到錄像廳去用了。”
提前幾天說一聲,有個思想準備。
那之後他這裏晚上天天熱鬧得跟過年一樣的場景估計就會少很多了。
隻放老電影的話,也就得閑的老兄弟過來坐著邊看邊聊。
不至於像現在男女老少都聚在他家樓下客廳裏。
邱媽媽道:“第二個錄像廳,開在哪裏啊?”
程瀾道:“就第一個的隔壁。那是韋潔的鋪麵,租客白天的生意做不起走了,退租。她就轉租給我了。晚上的租客以後就給我打工,繼續賣宵夜給看錄像的人。”
到時候放過的《楚留香》、《上海灘》等,她就采取一天到晚輪播的方式播放。
反正就一個半小時為一個收費的時間段。
一天甚至可以直接放十集。
多了就不行了,不然萬一哪個癮大的真的守著一氣兒看完,猝死了怎麽辦?
隻放十集,七個半小時。第二輪就從頭開始再來過。
想看第十一集,明天請早吧。
錄像機拿出去了也好。樓下在看那麽精彩的錄像,她複習的時候其實也心癢癢的。
聽說主席喜歡在鬧市讀書,以此來鍛煉自製力。
她達不到偉人那樣的高度!
所以,錄像機還是拿去外頭掙錢吧。左右她想多看些好看電視劇的心願也算是初步得到滿足了。
她之後還是專心學習吧。
程瀾如今是再次感覺到了學習壓力。
上一次還是剛轉學的時候。
但初中畢竟隻是初中,她用功之後也就立竿見影的進步了。
但進了高中,數理化的壓力一下子就加大了。
就是曆史、政治也不再是光是記性好就能穩拿高分的。
理解類的題型增加了很多。
倒是語文,因為她這一年多閱讀麵開闊了許多,漸漸覺出了其中趣味。
上一次月考,她拿了年級第16名,下滑了四名,
之後的十月她就很是警醒,學習更加的用功。
希望半期考試能有一個好的表現。
畢竟,這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事。
半期考試之後是運動會,體育委員征求意見之後給程瀾報了3000米長跑。
因為這個實在太耗費體力了,就沒再給她攤派其他的項目。
另外,運動會的時候程瀾要負責舉她所在的高一六班的牌子帶隊入場。
就她的身高、長相,不選她舉牌子都說不過去。
程岩接到程瀾的電話,考慮了半天便決定和丈夫帶著孩子上成都來了。
到大城市生活對農村人來說自然是一件極為向往的事。
而且去了是現成就有工作的,就連孩子讀書都能給安排好。
這在公婆那裏也是能交代得過去的。
而且公婆也指望他們上去混得好了,還能提攜一下家裏人,自然不會攔阻。
兩口子立即分頭行動,程岩收拾行李,趙穆去學校給孩子辦轉學手續。
孩子入學的事程瀾在電話裏說了,可能要等到半期考試之後。這樣比較好安排,孩子也不至於一上學就考試。
大伯母想了一陣,“到時候我陪你一起去,你還沒成年呢。馬丹陽又在外地,不然她同你一道去就要好很多。”
小姑娘出門應酬,她身為長輩肯定是會擔心她吃虧的啊。
至於在場的人怎麽想,覺得她不信任他們也好,覺得她去了掃大家的玩興也罷,她管他們怎麽想。
她就是要讓夏家知道她的態度。不管你出什麽招,我們就一招回敬:未成年,除了生意其它一概不談。
程瀾道:“大伯母,我給您添麻煩了。”
不是她在外頭做生意,原來可以避免這件事的。
但夏啟東以邀請家裏生意夥伴的名義邀請她,她就不好拒絕了。
閆淑芬道:“沒事。總不能有好處的時候我是大伯母,這種時候我就不擔責任了。再說了,這件事說到底也是因為你大伯的緣故。得,我也去見識、見識百萬富豪家裏怎麽辦生日party。跟著你大伯,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的。”
這家人怕是覺得她的小琅估計不會嫁到經商的人家,而且瀾瀾的經商才能娶回家也是包賺不賠的事。
所以把主意打到了瀾瀾這裏。
程瀾笑,“嗯。”
她到時候送一份拿得出手的賀禮吧。如果成都買不到,就托劉權在□□忙買一下。
她換的外匯和剩下的人民幣還在他那裏呢。
動用外匯在北京的友誼商店總是能買到一份貴重些的禮物的。
反正劉權和夏啟東年紀也差不多,應該能買到合適的。
林景東蹙蹙眉頭,這件事還真是他的鍋!
好在瀾瀾自己很能掙錢而且品行很好,斷然不會被人砸錢砸得迷了眼。
不過夏啟東如果品行好又上進,倒也不是不能列入考慮的範圍。
看夏家和馬家的接觸,還是知道分寸的。
老馬年紀要到線了,繼任的‘縣官’他們攀不上關係。想和自己這個‘現管’加強聯係也正常。
接下來就是買彩電的事了。
說到這個,林師長興致勃勃地道:“上個星期也就是10月12號,華國第一條彩電生產線上線了,在天津。聽說隻需要進口貨一半的價格。”
他在報紙上看到的,很是為國家製造業的進步高興。
程瀾要買的話,他找天津軍分區的熟人幫她買了郵寄過來就是了。
如果需要票據才能購買,他那裏什麽票據都發,給人家就是了。
如今門口有個批發市場,那些票據都沒什麽大用了。大院裏各家各戶都是拿給外地親戚家在用。
能節省兩千也很不錯了。
程瀾摸摸鼻子,“林爺爺,容我想想。”
林師長一愣,這還要想?
林景東道:“爸,櫻花國進口的彩電質量要好得多。那國產黑白的,最開始的那批,時不時就雪花點點,要不就出現斜線。刮風下雨的時候也要受影響。這國產彩電第一批,還是別去吃螃蟹了。瀾瀾那是要做生意用的,時不時出個狀況怎麽好?而且,兩邊肯定是收一樣的票錢,一邊給人看顯像清晰的日立彩電,一邊給人看說不準什麽時候就要出點狀況、清晰度也比不上的國產彩電。說不過去啊!”
他也希望中國製造業能大踏步的進步。
隻有國貨進步了,整體的價格才能降得下來。這對老百姓是有大好處的事。
但是吧,不得不承認當下櫻花國的電器就是要比國產的質量好,好得多。
愛國也不能拿自己的生意開玩笑啊。
那一邊放得好好兒的,一邊出狀況,客人肯定要鬧的。生意不是這麽做的!
大院的人在他們家看錄像不花錢。那電視機小點,或者來點雪花什麽的大家也就忍了。
下雨的時候還要人手扶著電視機背後的電線,或者到樓頂上去搞搞接收器,也能忍受。
可人家那花了錢的,你不給人家最好的享受怎麽成?
節省的兩千也就是錄像廳一個多月的收入吧。
不過,“瀾瀾,你錄像廳九月開的,這就又能拿出四千多來了?”
那這錢掙得他都要受刺激了啊。
程瀾搖頭,“所以我才說容我想想嘛,我確實剛才猶豫了。國產的我手頭的錢就夠了。但大伯,是您說的這個理。我就是湊錢,還是準備買日立。”
其實她拿得出來。九月掏了一萬二買錄像機、錄像帶,她都還有五千在存折上。
這一個月現金都又入賬了4000多。還有1000多在村裏小賣部的公賬上。
但是,財不露白啊。也不能太刺激大伯和大伯母,更不能過分考驗他們的人品。
如今適當露露富就夠了。
她等下打電話,讓徐雷車隊在湖南送貨的人直接開車過去幫她買一台捎帶回來好了。
那邊挨著深圳的,她把油費算給他們。
這也比叫個人坐火車去深圳,再把貨給她搬回來省錢以及安全。
林景東為難地道:“那我說元旦還你1000,這會兒可拿不出來啊。”
7月才把小琅送進大學,這三個月他們兩口子沒攢多少錢。
林師長道:“你們攢多少了?”
林景東比了三,“三百。”
小琅堅持要出一份錢,說父母的積蓄都是被她高三補課花掉的。
算上她的500,到元旦他們就正好能還1000。
林師長道:“我這裏拿一千七給你們,你們先還瀾瀾兩千。”
二月交的買房的集資款,這又是八個月了。
他的錢日常是用不完的,而且這不是今年還給漲了10%麽。
然後時不時逢年過節還發點補助之類的。
所以,他又攢了有兩千了。
閆淑芬眉開眼笑道:“這關鍵時刻還得看老同誌啊。謝謝爸!”
公爹的待遇再好,那都是應該的。
國家不優待流血、流汗打江山的人,還優待誰啊?
林師長擺擺手,“一家人周轉一下,不說這些。嗯,要還的啊!不是給你們的。”
他有三個兒女,得一碗水端平。不然下回閨女回來,又有話絮叨。
林景東道:“還、還、還,肯定還。不過爸,我可聽說人家高伯伯直接一個兒子給一萬,貼補他們年底交買房的集資款呢。”
林師長道:“他的工資加津貼本來就比我高兩個級別。再說他不買房,直接去住玉泉山的療養院。退了他就不在軍區買房了。他說反正療養院能直接住到進八寶山,幹脆趁這次把所有的錢都分了。孫子輩一個不管,三個兒子一人分一萬。以後就都別惦記了。”
程瀾笑了下,高家最值得惦記的又不是現金。而是老爺子在軍中的資源、人脈。
高爺爺可是老紅軍。到明年離休,五十多年軍齡啊。那得有多少老戰友、老下屬?
這筆無形的財富才最有價值的。
而且,高爺爺和呂奶奶的離休金肯定也是花不完的。
他們離休人員,生老病死國家都管的。到進八寶山那天,肯定還能留下一大筆錢。
不過,高老爺子提前把錢這麽一分,可是給高家三位伯伯解決大問題了。
拿工資吃飯的人,陡然一下子要拿兩萬多出來買房,估計很少有人能一下子拿得出來的。
當晚放錄像的中場,林師長對來看錄像的眾人道:“我們家瀾瀾要開第二個錄像廳了。三天後等彩電買回來,這台錄像機就搬到錄像廳去用了。”
提前幾天說一聲,有個思想準備。
那之後他這裏晚上天天熱鬧得跟過年一樣的場景估計就會少很多了。
隻放老電影的話,也就得閑的老兄弟過來坐著邊看邊聊。
不至於像現在男女老少都聚在他家樓下客廳裏。
邱媽媽道:“第二個錄像廳,開在哪裏啊?”
程瀾道:“就第一個的隔壁。那是韋潔的鋪麵,租客白天的生意做不起走了,退租。她就轉租給我了。晚上的租客以後就給我打工,繼續賣宵夜給看錄像的人。”
到時候放過的《楚留香》、《上海灘》等,她就采取一天到晚輪播的方式播放。
反正就一個半小時為一個收費的時間段。
一天甚至可以直接放十集。
多了就不行了,不然萬一哪個癮大的真的守著一氣兒看完,猝死了怎麽辦?
隻放十集,七個半小時。第二輪就從頭開始再來過。
想看第十一集,明天請早吧。
錄像機拿出去了也好。樓下在看那麽精彩的錄像,她複習的時候其實也心癢癢的。
聽說主席喜歡在鬧市讀書,以此來鍛煉自製力。
她達不到偉人那樣的高度!
所以,錄像機還是拿去外頭掙錢吧。左右她想多看些好看電視劇的心願也算是初步得到滿足了。
她之後還是專心學習吧。
程瀾如今是再次感覺到了學習壓力。
上一次還是剛轉學的時候。
但初中畢竟隻是初中,她用功之後也就立竿見影的進步了。
但進了高中,數理化的壓力一下子就加大了。
就是曆史、政治也不再是光是記性好就能穩拿高分的。
理解類的題型增加了很多。
倒是語文,因為她這一年多閱讀麵開闊了許多,漸漸覺出了其中趣味。
上一次月考,她拿了年級第16名,下滑了四名,
之後的十月她就很是警醒,學習更加的用功。
希望半期考試能有一個好的表現。
畢竟,這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事。
半期考試之後是運動會,體育委員征求意見之後給程瀾報了3000米長跑。
因為這個實在太耗費體力了,就沒再給她攤派其他的項目。
另外,運動會的時候程瀾要負責舉她所在的高一六班的牌子帶隊入場。
就她的身高、長相,不選她舉牌子都說不過去。
程岩接到程瀾的電話,考慮了半天便決定和丈夫帶著孩子上成都來了。
到大城市生活對農村人來說自然是一件極為向往的事。
而且去了是現成就有工作的,就連孩子讀書都能給安排好。
這在公婆那裏也是能交代得過去的。
而且公婆也指望他們上去混得好了,還能提攜一下家裏人,自然不會攔阻。
兩口子立即分頭行動,程岩收拾行李,趙穆去學校給孩子辦轉學手續。
孩子入學的事程瀾在電話裏說了,可能要等到半期考試之後。這樣比較好安排,孩子也不至於一上學就考試。